当前位置: 首页 > 培训

江西省兴国县修复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群

2021-12-07 09:24:23 来源:中国国防报

“今年是官田中央红军兵工厂创建90周年,欢迎大家走进兵工厂旧址,了解兵工历史。”11月18日,在讲解员带领下,江西省兴国县第七中学316名师生正在开展红色研学。记者了解到,随着官田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群的修复升级,这里已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国防教育的“热门打卡地”。

“这里是当年兵工厂的会议中心,这组雕像再现了领导班子开会的情景。”讲解员谢蕾向大家介绍,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群由总部、弹药科、枪炮科、利铁科旧址以及工人俱乐部组成,共有两个大祠堂和100多间民房。

1931年10月,为了满足中央红军武器弹药需求,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建立中央红军兵工厂。“选址在官田村是因为这里地形隐蔽,处于根据地腹地,又是红三军团修械所驻地,有兵工基础。”兵工厂旧址群负责人刘宗华告诉记者,当时兵工厂为红军配制弹药,修理枪炮,有力地支援了反“围剿”斗争。这是我党我军最早独立创建的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兵工厂,也是苏区时期设备最齐全、生产规模最大的兵工厂,被誉为“人民军工的摇篮”。

创立初期,兵工厂设备比较落后,只有锉刀、老虎钳、打铁炉等,大多数工人甚至没摸过枪,缺乏技术知识。“当时大家凭着一股钻研劲,请来铁匠师傅,从制作铁器开始一点一点学。”谢蕾告诉记者,有一次,工人们得知从国民党兵工厂俘虏了一批老师傅,他们将这批老师傅奉为座上宾,以真心换真心。后来,这批老师傅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工人。

工人们的干劲有多足呢?第一任厂长吴汉杰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常常饭菜端上来好久,仍不见工人们来吃,我便跑到工作室,一看,大家都在叮叮当当地修理退回来的枪支哩!他们说:‘厂长,不把坏枪修好吃饭都不香!’”工人们在“多生产一颗子弹,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”的口号鼓励下,加班加点,生产大量的子弹和炸弹。

“校枪英雄马木松就牺牲在这里。”在枪炮科旧址门口,谢蕾向大家讲述英雄的故事。校枪工人马木松在试枪时,枪支零件被震得掉入水塘里,他二话不说跳进水塘将零件全部找到。时值寒冬腊月,枪支修好了,马木松却患上重感冒,因高烧不退不幸去世。

除了厂长吴汉杰、政委张健、职工委员会委员长马文、校枪英雄马木松,兵工厂大多数人都没有留下名字。这些无名英雄创造了历史,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“把一切献给党”的誓言。

“他们的故事不能被遗忘。为了守护兵工历史,讲好兵工故事,近年来,兴国县对兵工厂旧址群进行了一系列修缮和保护工作,并在官田村规划建设集传承、展示、体验于一体的兵工特色小镇。”刘宗华介绍,他们修缮了原有的陈列设施,拓宽了道路,搭建了军民桥,一头连着河对岸的村民,一头连着枪弹科旧址。今年年底官田兵器博物馆建成后,将成为展示苏区时期兵工文化的一扇窗口。这个博物馆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(江西段)项目新建的博物馆之一。

在兴国县,守护兵工历史的还有民间力量。很多当地村民自发守护当年的厂房,73岁的陈冠名老人就是其中一位。“当年为了照顾好兵工厂工人,官田村自发组成了洗衣队,我的养母郑翠华就是其中一员。”陈冠名告诉记者,他们对兵工厂有着特殊的感情。

中央红军撤离苏区后,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疯狂的报复,兵工厂也遭到破坏。“这些老房子、老祠堂不仅是陈家人的祠堂,更是兵工人的根。”养母去世后,为了更好地守护兵工厂,陈冠名搬到旧址居住,每天坚持给厂房打扫卫生,开门通风,直到2010年,兴国革命纪念馆接手管理,“接力棒”交到新一代守护人手中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时代技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